为推动全球发展指明方向
——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21日以视频方式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收录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这篇重要文献正式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系统阐释了全球发展应遵循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全球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的实践价值和世界影响。
明确全球发展的价值理念
核心理念对实践方向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篇重要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超越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提出全球发展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他强调,全球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全球发展为了人民强调了全球发展的根本立场。在全球发展的进程中,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始终以最大限度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为立足点,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基于此,应扭转人民在全球发展中的错位和缺位,将发展为了人民作为根本立足点,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创造机遇。
全球发展依靠人民诠释了全球发展的方法论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张,资本和技术是发展的力量之源。诚然,资本和技术的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创造物。坚持发展力量源自人民不仅是对人类历史发展最深层动力的科学认知,更是对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面对全球发展低迷的情况,实现全球发展要依靠世界各国人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凝聚起重振全球发展的强大力量。
全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了全球发展的目标指向。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推进全球发展过程中,追求总量与效率,轻视分配与公平,使大部分的发展成果落入少数人手中,致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加剧,发展鸿沟拉大,全球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全球难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全球发展过程中,造福全球绝大多数人应是全球发展的目标指向,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
明确全球发展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核心理念具体化的产物,是指导现实行动的准则。制定基本原则是核心理念转化为现实行为的必要环节。在这篇重要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了全球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坚持发展优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全球发展出现的诸如贫困、社会冲突等各种问题绝大多数是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导致的,只有通过共同发展才能满足不同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当前全球面临大国竞争加剧的挑战,“有的国家将发展议题政治化、边缘化,搞‘小院高墙’和极限制裁,人为制造分裂和对抗”。要反对这种做法,各国应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推动大国由竞争转向合作,让发展问题回归国际议程核心位置,引导国际秩序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其次,坚持普惠包容。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奉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使全球经济发展进程遭遇挫折。要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关注发展中国家特殊需求,通过缓债、发展援助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困难特别大的脆弱国家”。要注重全球发展的普惠性和包容性,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再次,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到来,由此推动的产业变革将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因此,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内生动力,无疑能为全球发展事业注入强大动力。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挖掘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携手实现跨越发展”。
最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但是,资本逻辑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不顾自然的承载能力,在生产消费过程中无止境地从自然界索取各类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致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呼吁,要“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
明确全球发展的实践要求
实践要求是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具体应用。在这篇重要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行动导向作为全球发展应该遵循的实践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途径。
一方面,要加大发展资源投入。发展资源特别是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对于广大中低收入国家加快自身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进而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价值。比如,“一带一路”通过对沿线国家强化能源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基础设施产品供给,推动着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合作。基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和广大欠发达国家与地区人民的发展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社会要“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重点领域合作要“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在明确合作领域之后,中国率先以务实行动积极推进落实,同各方携手,在农业、教育、应对气变等领域打造起合作网络。实践证明,只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全球发展,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促进全球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献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契合了各国发展的需求,为缩小南北鸿沟、破解发展不平衡设计了“路线图”,对于国际社会凝聚全球发展的价值共识,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定位、定向、定则意义。2023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强调,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应聚焦务实合作,加快经济复苏。“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反对保护主义、单边制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反对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来源:学习时报)
上一条:习近平著作选读⑦丨读习近平总书记《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下一条:习近平著作选读⑤丨读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 关闭 /